一、赚钱的格局视野不同
- 有钱人以年为单位思考金钱;薪水族以日、星期、月来思考金钱。
- 有钱人相信只要有心,谁都可以赚更多钱;薪水族认为赚多少是命中注定。
- 有钱人追求金钱自由度,忍人所不能;薪水族追求一时享乐、满足。
- 有钱人不要轻易打退堂鼓; 薪水族遇到挫折立即退缩。
1.长远的眼光
以长远的眼光设定目标,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成就,如果你想完成一项大目标,就需要长期的计划、思考、规划,当你的时间拉长,你能在这期间做非常多的事情,来帮助你提早完成,会越做越有信心,反观计划的时间过短,经常遇到不预期的小事件,导致计划失败中止。
2.自信、财务知识不足:
可能是自信不足,不相信自己有办法赚到很多钱,或者是从小未有受过财务教育的关系,不知道赚钱的方法,只看过、学过薪水族的赚钱模式,自然认为赚钱的金额是有限的。
3.对于自由度的渴望:
有钱人、富豪与中产阶级、穷人相比,为了未来的自由,更可以有纪律的克制自己的欲望,忍人所不能忍,未来就能用享有他人无法得到的事物,赤贫、穷人则选择放弃自由,将自由交由别人手上。
4.坚定意志
中产阶级在面对挫折及压力时,往往会退缩,原因的根本在于,中产阶级重视舒适,因此进展遇到不顺遂的事情,便没有意愿再继续下去,有钱人只要跨出第一步,就不会打退堂鼓,直到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标。
二、赚钱积极度、观念不同。
- 有钱人关注名人致富的原因;薪水族受名人外在名气、财富吸引。
- 有钱人善于赞美;薪水族善于批评。
- 有钱人认为赚钱的关键来自于观念;薪水族认为赚钱关键来自于充裕的资金。
- 有钱人总是积极正面;薪水族总是不停抱怨。
1.容易受影响
薪水族、穷人很容易受到,名人外在名气吸引,并乐衷于娱乐,有人钱则研究名人致富的原因。
2.人脉的好坏
无法广结善缘来拥有良好人脉,绝不可能成为有钱人,有钱人总是善于赞美别人,倘若你已经学会时时称赞别人,将会发现身旁的人不尽其所的帮助你,立刻停止批评他人,如果经常习惯性说人坏话,哪么除了付出人际关系之外,也断送了财富之路,
3.观念的差异
有钱人知道想要赚大钱,必须要有良好的观念,薪水族一直以为赚大钱的首要关键在于手头上有充裕资金。
4.从谈话中看出不同
人们在谈话的过程中,就会透漏出自己的心智、渴望,未来的图像也就表露无疑了,人的讲话就如同车子方向盘一样,有钱人会花时间谈论观念,薪水族一有空就聊是非八卦。
三、对于改变的态度不同
- 有钱人认为改变就是机会;薪水族认为改变充满威胁。
- 有钱人顺应时势,随时改变;薪水族因为恐惧拒绝改变。
- 有钱人行动让自己富有;薪水族希望自己富有。
- 有钱人会找寻机会;薪水族认为是运气。
1.对于改变的态度不同:
改变可能是好的,也可能是坏的,薪水族一般都认为改变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,有钱人认为改变就是好事,即使结果更糟,依然是乐观看待,因为改变就是机会。
2.自信的差异:
有钱人充满自信,了解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,知道改变会为带来成长的机会,薪水族缺乏安全感,拒绝改变。
3.行动、希望:
行动与希望有着极大的差异,仅会怀抱着希望的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,不相信自己能办到。
4.看到机会:
越有自信的人,越能在机会出现时,做好准备抓住机会,改变会教导我们全新的事物,学得越多,力量就越大,自然会越有自信。
四、愿意跳脱舒适圈,勇敢冒险
- 有钱人面对恐惧,克服恐惧;薪水族逃避恐惧,屈服于恐惧。
- 不断尝试,视失败为成功之母,一经失败就放弃。
- 比起他人的肯定,更重视的是成功;过度重视他人的肯定。
- 在人生竞赛中,一定要的得分;在人生竞赛中,只要不失分就好。
1.处理恐惧的方式不同:
有钱人运用知识克服自己的恐惧,薪水族则是逃避恐惧。
2.对于失败的看法不同:
有钱人认为失败是好事,因为失败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,让自己有机会学习成长,失败时会重新学习并再次尝试。
3.对于他人看法重视度不同:
如果过度的重视别人对你的看法,将会阻碍你的从事冒险,事实上,无论怎么做,都会有人看不顺眼,因此还须在乎他人的目光?
4.对于损失的恐惧不同:
绝大多数有钱人都免不了经历多次的金钱损失,甚至部分有钱人在赢得金钱游戏之前,还不只破产一次,如果你像薪水族一样恐惧损失,只期盼不要损失就好,哪么你终将输掉整场游戏。
五、有无持续学习成长
- 有钱人会聘请专业人士担任顾问;希望能获得免费知识。
- 运用财务知识赚钱;不曾投资于财务教育。
- 投入自己喜爱的事物;对学习缺乏热情。
- 对金钱的重视远不如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;过于看重金钱,不满于拥有的一切。
1.重视知识力量的差异:
有钱人不仅读书,还很爱读书、勤读书,与书中的知识相比,书籍本身的价格一点都不昂贵,只需要花几个钟头阅读,便可学到作者数年的知识,有钱人认为免费的建议价值不高,因为需要效仿的对象必须有实战经验,最好是在第一线的专业人士。
2.投资学习财务教育差异:
有钱人投资是为了得到成功者的致富秘诀,会参加各种财富创造活动,并花费学费将学到的知识应用,赚取更多的财富,薪水族之所以每年所的水平没有变化,正是因为知识停止不前的原因。
3.学习有无持续的不同:
有钱人只做自己喜爱的事情,成为终生学习者,透过持续学习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灵感,对各项领域保持高度的兴趣。
4.对于人生的生活态度不同:
过度看重金钱,不满意自己拥有的一切,除非他们能学会知足,了解到认识自我比拥有多少家庭来得重要许多,否则心灵永远不会有平静下来一天。
六、赚钱的观念想法不同
- 有钱人以丰厚的利润为收入来源;仰赖薪水做为收入来源。
- 善用巧思将小钱变大;财富由薪资缓慢累绩。
- 当握时机为自己赚进大笔财富;怯于尝试,错失机会。
- 看准市场,放手一搏;墨守成规,不敢突破。
1.利润、薪水的差别:
为薪水工作,最终所赚的钱只够你生活,对于一个计时或月领的薪水族,要达到财务自由可说难如登天,有钱人很清楚这一点,因次选择为利润工作而非薪水。
2.商业头脑的差别:
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,从学校毕业的学生,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,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薪水,并且同时抱怨自己的薪水不足,忘了活用自己的脑袋,寻找各种把小钱变大钱的商机。
3.看到赚钱的机会是否行动差别:
我相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上,都可以看到许多人靠着创业,赚取大笔金钱,很多人常常看见一间生意很好的店,就会放马后炮,我之前也觉得在这里开某某店,会赚大钱。
4.商机出现是否出手差别:
例如出现更好的商机、商品、店面时,是否敢勇于放手一搏,进行改变。
七、控制金钱还是被金钱控制不同
- 有钱人掌握金钱;薪水族被金钱控制。
- 有钱人能慷慨解曩;薪水族难以付出。
- 有钱人乐于受惠;薪水族受惠感到不自在。
- 有钱人喜欢分享;薪水族只想独自享用。
1.金钱对自身的控制不同:
想知道自己是控制金钱的人,还是控制金钱的人,只需要做一项测验,便可明白,就是试着把自己的钱送人,如果做得到,代表你控制金钱,如果做不到,代表被金钱控制了。
2.慷慨度不同:
有钱人喜欢送钱给身边的人,包括陌生人,因为当他们看到对方的笑容反应,会让自己也感到喜悦快乐,而且付出的代价非常小。
3.对受惠的感受不同:
有些薪水族在受惠时总是感受不自在,因为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受惠,如果没有慷慨助人,又如何能安心受惠呢?
4.分享的程度不同:施比受更有福,有钱人乐于分享,能让他人感受到仁慈与爱,不仅利于受惠者,也利于给予者。
八、人脉资源的善用度不同
- 有钱人能建立比自己厉害的团队;薪水族凡事亲力亲为。
- 有钱人认为世界有才能的比比皆是;薪水族认为没有人能做的比自己好。
- 有钱人有能相互支持的多元被动收入;薪水族收入来源之间没有关联性。
- 有钱人懂得凝聚意图;薪水族担心分身乏术。
1.是否善用合作的力量:
有钱人拥有让一群人合作无间的特殊技能,而且不吝于给这些人高额报酬。
2.是否相信有许多比自己优秀的人:
认为没有人能做得比自己好,是一种傲慢的想法,有钱人相信可以找到比自己更好的人。
3.是否发展多元的收入:
有钱人专注让消极收入成为收入来源,所谓的消极并不是指你需要做任何事情,而是这些收入不需要你亲力亲为去维护或处理。
4.是否懂得凝聚意图:
意图指的是怀抱目的做事,有计划的活动,并且谋定而后动,汇聚则为连结、一致、同意、合作。
九、专注财产增加,而非工资涨幅
- 要的是定期下蛋的金鸡母;把钱当成金蛋似的存在银行。
- 驱使金钱为他们工作;为金钱辛苦工作。
- 资产是那些具有价值且产生被动收入的事物;资产是所拥有一切有价之物。
- 赚钱->花钱->缴税;赚钱->缴税->花掉剩下的钱。
1.对于资产的认知不同:
有钱人的资产,是指那些具有价值并且能带来被动收入的东西,举例来说凡是可以出借并收取费用的东西,书本、笔电、家电、房子、汽车,还有更多无法一一详述,如果想了解更多,建议可以购买这本书观看—>富爸爸穷爸爸
2.无法善用金钱差别:
为了薪水而工作是不智的行为,当你的薪水越高,需要缴的税也就越多,随着薪水的增加,对老板的依赖性越高,有钱人当收入增加时,并不会跟着增加支出,而是选择增加投资,薪水族则选择把钱花在负债上。
3.是否钻研资产的智识:
在无经验的情况下,购买资产赚取被动收入绝非易事,每一项资产都需要必备智识,有钱人除了工作,也会花时间研究如何取得资产增加收入。
4.收入增加支出是否随之增加的差别:
有钱人有许多避税的方法,当老板的人可以先扣除支出后再课税,薪水族的微薄所得会先被课税后再给你使用。
十、思考方向不同
- 思考我还能怎么做;抱怨为什么事情总是这么难。
- 不被动做出回应;想法经常受人影响。
- 正向思考;负面思考。
- 想成为心中所想的人,想自己要做什么。
1.是否习惯问自己如何更好:
当习惯性问自己如何可以更好时,最终都会得到内心所想的答案,思考的越长远其效果越好。
2.是否做自己的主人:
薪水族往往无法为自己好好打算,或是认为自己已经设想得很周到,但现实上想法却是盲目的跟着他人走。
3.思考是否正向:
当遇到挫折,应该要去思考,天上想要教会我一些道理,而非为什么我总是如此倒霉。
4.内在想法等于外在作为:
要掌握自己的人生,第一步就必须要学会与自己的内心说话,找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,及想做的事情,想拥有的东西。